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网易汽车8月1日报道 近日,理想i8首款纯电SUV正式上市,引起行业多方关注,伴随这款SUV的热度而来的,还有发布会上的一场“碰撞争议”,这场争议,也将一家低调的商用车品牌——乘龙卡车拖入舆论漩涡。
7月29日,理想i8纯电SUV发布会上,理想汽车播放了一段与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,结果让人大跌眼镜。
约2.6吨的理想i8与一辆约8吨的乘龙卡车以50km/h的速度正面对撞(相对速度100km/h),视频显示:乘龙卡车四个车轮弹起、驾驶室与货箱分离、车头倒在i8前窗上,同时,理想i8呈现出A/B/C柱无变形、气囊全开、电池无起火等"完美"状态。
视频一经放出,网友瞬间炸锅,纷纷前往乘龙卡车官方抖音号留言,“龙子,理想把你创飞了都”,“不敢买,后轮都撞飞起来了”,“本来想买,看了理想汽车宣传,放弃了”……
也有很多网友在质疑测试结果太离谱,对此,乘龙卡车回应并质疑这场对撞测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,认为“被摆了一道,聪明人一眼看出假”,“不知道背后导演想啥,实际碰撞你觉得会怎么样?”
并于7月31日正式回应,“乘龙卡车”微信公众号发布《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关于某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》,称该视频构成严重侵权,严重误导和损害公众知情权。
东风柳汽的声明指出,侵权事实认定包括两部分,其一,理想“非法发布侵权视频”,其二,通过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的特定测试场景设置,误导公众,涉嫌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、《广告法》及《民法典》等相关法律,声明强调,理想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,包括“双方车辆是否改装、减配、卡扣是否固定”在内的诸多关键信息。
也有卡车行业专家也指出,乘龙卡车的驾驶室需要三道独立机械锁同时解除才可分离,在对撞中同时失效的概率极低,同时,测试中的卡车为空载状态,而实际场景中,往往是满载可达30吨以上,现实中的事故场景也多为追尾或偏置碰撞,对测试结果持质疑态度。
尽管负责测试的中国汽研表示:未调整卡车任何参数,并称测试卡车是一辆市场随机采购的全新卡车,测试全程符合所有规定和标准,但同时也承认该测试属于 “车辆开发验证”而非国家强制项目,这个回应,网友并不买单,喊话双方老板各自开自家产品,直播对撞,一决高下。
对此,理想方面态度强硬,7月31日,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@老汤哥Tango回应理想i8和卡车对撞事件:“相信权威机构的专业,要不来复测一把? @张骁 ”随后,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张骁回应:“可以啊,直播都行”,对此网友则喊话,让张骁必须亲自坐车上。
而乘龙卡车方则表现的非常克制,尚未正式接受直播对撞邀请,但在之前,在7月30日晚,发布了一段驾驶室安全测试视频对理想进行了隔空回应。
视频除了全方位展示了乘龙卡车驾驶舱的安全性能外,还进行了碰撞式摆锤实验,像碰撞式正打、侧打、后围、顶压以及双A柱测试等 ,并称已通过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29项商用车安全法规认证,可以满足世界级的安全性能要求。
此外,在乘龙卡车的官方直播间,女主播也回复道:“2吨的车去撞8吨的车,就如同我跟施瓦辛格打架,怎么可能打得过?”“不要相信视频的特效,亲自验证刹车性能和紧急避障,才是真正的生存答卷!”
这次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,尽管理想汽车的这场自定义场景的测试结果,并不能一面倒的取得网友的信任,但是对乘龙卡车来说,舆论损伤已经造成,而且面对理想的“约架”,是否应战更是两难,应战,测试成本十分高昂,不应战,有关安全,理想今天给乘龙埋下的这颗怀疑的“种子”也许还会长成参天大树。
目前来看,最为受伤的除了乘龙卡车之外,或许还有普通用户,很多用户会将特定场景下的测试结果等同于真实安全效果,也会误导消费者在现实用车场景中,对危险状况的预判与决策误判。
用车安全无小事,之前,因为对辅助驾驶效果的夸大宣传,导致消费者过于依赖辅助驾驶,所酿成的悲剧依然历历在目,对于安全这件事,所有车企对相关功能的宣传更应该慎之又慎,否则,透支行业信誉的夸张宣传,早晚会被舆论反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