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PlayStation十大畅销游戏中,有六款由微软发行的消息引发了不少的关注,外媒Games Industry就此分析表示,微软在PlayStation上的成功预示着主机游戏的未来
Games Industry指出,这不仅仅是Xbox一家的好消息,同时也利好索尼,其中的商业逻辑是直截了当的——卖出更多游戏就是好事,毕竟如果无法达成“只在自己平台上取得高销量”的理想情况,就要学会变通。
每个平台都会衡量一款游戏在竞争对手平台上的潜在销量,与其作为独占游戏在自己平台上的潜在价值。这个等式有很多变数,但关键点很直接:你自己平台上还有多大的用户增长潜力?作为独占游戏,一款特定的游戏在多大程度上能促使新消费者购买你的主机?反过来,竞争对手的平台对你的平台构成多大威胁?特定消费者选择购买对方主机而非你方主机的可能性有多大?
这些变量会根据所讨论的游戏而有所不同,但对于索尼的至少一部分游戏而言,能够触及一个规模可观的新市场所带来的商业收益,无疑将超过该游戏通过独占性来推动PlayStation销量的潜力——特别是在现阶段,微软在大多数地区的主机市场对索尼并不构成特别严重的威胁。
Games Industry还以本周的一份索尼新的招聘启事为例:索尼在招聘一位“负责监督PS游戏在非PS硬件(包括Steam、Epic Games Store、Xbox、任天堂和移动平台)上的商业战略”的高级总监,即使这并不意味着索尼的主要独占游戏即将在不久的将来登陆Xbox平台,但风向也已经相当明显了。索尼面临的压力与微软不同,但它仍然需要扩大其用户群以保持业务健康。
对于索尼真正的支柱——高质量叙事驱动的动作冒险游戏——公司更有可能希望保护主要新作的独占性。但PlayStation的游戏库非常庞大,尤其是较老的游戏,是移植到其他平台的理想目标——既可以获得后续收入,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其IP和更广泛PlayStation品牌的营销载体。
Games Industry认为对于索尼和微软来说,主机游戏的未来似乎不可避免地会是这样——默认跨平台,即使是第一方游戏也不例外,只有少数被视为平台定义级、受到严密保护的独占游戏例外。索尼与微软的竞争将因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而趋于缓和——双方既互为对方平台上的主要发行商,又互为对方第三方发行业务的关键平台持有者。
至于任天堂,一如既往,情况截然不同。它的主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任天堂软件发行的载体,其处理硬件与软件关系的理念与索尼或微软大相径庭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